立即下载
春暖花开 昭山81名特殊“客人”回家啦
2020-04-07 09:50:14 字号:

近日,在昭山示范区的一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为观察对象刘女士进行体温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刘女士欣喜的接过医务人员发放的《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告知书》,如释重负地走出隔离点,与家人朋友尽情相拥。

谢谢你们!辛苦了!

“谢谢你们!”“感谢这段时间的照顾!”“感谢,你们辛苦了!”临行前,刘女士向一直以来关心照顾她和家人的隔离点医务人员、民警和志愿者一再表示感谢。

刘女士说:“我们一家人是从湖北赤壁返回湘潭的,3月11日入住到昭山集中隔离点,刚来的时候心里比较的焦虑,医务人员就经常安慰我们,还每天为我测温、送饭、倒垃圾,缺少生活用品他们就给送来,服务很好。今天隔离结束了,心情好,也放心了,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刘女士表示,现在回家最想做的就是收拾屋子,好好感受春天的气息,更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 为刘女士进行体温检测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这是29天来我们睡觉的地方,现在已经收拾好行李了,虽然只是用集装箱改造的,但是现在还有点不舍了”隔离点90后医务人员刘灿和郭宏梅,在疫情发生后,她们没有任何犹豫的就报名参加隔离点的工作,用她们的话说,自己没有成家,没有小孩,相对一些前辈,自己没有包袱,此时来隔离点工作,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了。

隔离点工作繁琐辛苦却不可有一丝懈怠。最轻松的一刻莫过于刘灿和郭宏梅说出这样一段话:“感谢您的配合,隔离观察期已满,体温正常,无咳嗽、无咳痰、无呼吸困难等其他不适,从今日起,您和您的家人可以解除隔离”。如今,隔离点虽已解除,她们仍不忘叮嘱解除隔离的人员,要自行测量体温,尽量不外出,做好个人卫生与安全防护。

▲ 郭宏梅和刘灿(右)在隔离点送预防中药

隔离点的工作这么累,为啥还要来?听到的回答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抗击疫情 温暖守护

如果说民警是“安全卫士”,那么志愿者是“知心朋友”。来自昭山示范区的工作人员彭钊和江城,主要负责隔离点“客人”的生活保障工作,细心的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为“客人”们排忧解难。

▲ 彭钊和江城与隔离点工作人员合影

“请问能不能为孩子们送些书和学习用品来呀?”有一天,一位“客人”习惯性地找到彭钊,想为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买点书,让他们的隔离生活更充实。彭钊立即根据孩子年龄段特点和需求,迅速请同事准备了一套适合他们的书籍、纸笔和跳绳等学习用品,三个小时内就送到了孩子手中。

在这里,大家彼此理解信任,充满人情温暖。

默默守候 敬候佳音

没有统一的服装,却有共同的身份,他就是隔离点的志愿者肖发强。在隔离点内,有这样一份“负重”的作业,那就是消杀。一桶消毒液几十斤,加上桶的重量,行动起来就非常笨重。消杀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项“绣花活”,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都不能放过。

“我是负责值守晚班的,晚班的消杀时间是晚上12点和早上6点”肖发强说,相比于医务人员的辛苦,他这点算不上什么,我深爱我的家乡,想保护更多的人。难关,我们一定会挺过去!

党旗飘扬 有战必回

在这里,党员为先,旗帜鲜明。

自集中隔离点成立的那一天起,“昭山示范区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应运而生,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黄伟志临危受命,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 黄伟志为隔离人员送餐

建立工作机制和实施方案,让临时党支部有序运行;建立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都有人在岗;建立物资供应机制,让隔离对象即使身处隔离点也能享受“温暖如家”的贴心照顾......这段时间,黄伟志的日子十分忙碌,他一方面发挥好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与党员们一起冲在最前,当好先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

▲ 黄伟志与隔离点工作人员合影

目前,昭山的隔离对象已全部完成医学隔离观察,回家与亲人团聚,隔离点暂时完成使命,“黄伟志们”也在结束隔离观察后,各自回到工作岗位。

“若有战,召必回!”在“严防境外输入”的大环境下,战“疫”还未结束,昭山目前仍保留了1个集中隔离点,准备充足,随时能投入使用。以黄伟志为代表的党员们也再次自告奋勇,一有需要,他们将即刻奔赴新的战场。

万众一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人甘冒风险,党员、医务人员、志愿者.......昭山集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服务“隔离者”的同时,自己也一同被隔离。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到组建起温暖的“临时之家”,他们在这座不孤独的“孤岛”上,感受到了和煦的阳光和温暖的春风。随着这次“再也不见”的告别,昭山集中隔离点汇聚的能量、闪耀的希望与乐观必将继续延续,为“战疫”胜利助力,为中国加油助力。

记者| 魏澜曦

编辑 | 梦菁

审校 | 胡宁

----------------  END ----------------

讲述绿心美丽故事 |传播昭山好声音

来源:区宣传和教卫文旅局

编辑:龙潭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