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昭山好儿女谭畅 用善良传递正能量

来源:区创建办 编辑:龙潭 2019-04-23 17:42:54
—分享—

红网昭山站4月23日讯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湘潭市昭山示范区昭山和平小学的谭畅老师,有一个崇尚文明、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孝敬老人,儿子尊敬长辈,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都夸他们是好儿女。

爱国守法、恪尽职守、热心公益事业。

谭畅同志参加工作17年来,自始至终坚持在教育一线,坚持勤奋学习、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多次获得区级师德标兵和区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她的丈夫李钢是一名铁路职工,常年倒班,工作岗位的特点要求他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他每天兢兢业业,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经常帮助他人。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和延续下去。谭畅同志一家人热心于公益事业,用心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主动和学生帮困结对,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忙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尊老爱幼、家庭和睦,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他们家中表现得更细致入微。结婚以来他们相敬如宾,善待父母,在家中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忙,是一个和睦的家庭,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

谭畅的公公早年已经过世,婆婆喜欢清静,住在乡下的大儿子家。但是谭畅和丈夫都非常挂念老人,每到周末就会回去探望和陪伴她。婆婆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身体不是很好,需要常年吃药,谭畅把婆婆常用的药物都深记心中,快服用完时总会及时补上,不需老人操心,平时还经常打电话提醒老人要及时吃药,保重身体。

有一次谭畅的婆婆在家突然感到眩晕,在家休息了一阵后情况好转了不愿去医院检查,谭畅夫妇知道后马上赶过去,坚持做通老人的工作送她到医院检查,诊断为轻微中风。在婆婆住院期间,她和丈夫轮流陪护,下了班就回家做好饭到医院送给老人吃。老人觉得自己病情不严重能够自理,心疼他们的来回奔波,多次告诉他们不需要陪护,但他们总是一口回绝:“您一个人在医院,我们不放心。”婆婆出院后,谭畅把她接到了自己家,方便照顾。老人有糖尿病,许多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她就研究食谱,每餐翻着花样做一些健康又放心的美食,让婆婆吃得舒心和放心。老人需要多运动,谭畅的丈夫就每天陪着她到外面散步、做操,木鱼湖公园、滴水湖公园经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媳妇是婆婆眼中的好女儿,婆婆逢人便说“儿媳就像自己亲生的闺女,我儿子能找到这样一个好媳妇,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

谭畅自己的父母和他们住得比较近,是退休工人,身体状况比较好,爱好也比较广泛,他们非常支持自己的父母追求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妈妈喜欢跳舞,她就出钱给妈妈在老年大学报舞蹈班,还经常在网上订购漂亮的舞蹈裙送给她,拍妈妈跳舞的视频发到亲友群里。爸爸喜欢钓鱼,女婿就买上渔具和岳父一起去钓,经常两个人都是收获满满。因为退休的生活丰富多彩,两位老人经常都是笑口常开,他们总说是因为有了这一对好儿女。

“家和万事兴”。谭畅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极其普通的一个家庭,但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构建了一个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生活氛围;有一个用心健康的生活态度;有一个热爱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态。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尽孝道、讲亲情等传统美德。一个和睦之家需要“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愿我们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营造出更多的温馨、和谐、向上的好家庭。

来源:区创建办

编辑:龙潭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塘经开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