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昭山站3月14日讯(记者 尹奇军)3月12日,一场特殊的“研讨会”如期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及苏州、长沙、湘潭、岳阳、永州等地的14位文化产业专家,相约网上,围绕疫情过后如何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昭山文化产业如何化危机,乘势而上等主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本次网上研讨会,由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和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举办。昭山文化产业园是全国首批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创建资格的园区,驻园文旅企业超过200家。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这些文旅企业影响较大,园区如何化解难题,突破瓶颈,营造文旅发展的“疫后之春”,成为园区文旅企业主们共同的思考和期待。这次专家研讨会就是针对现状,为企业主们提供学术支持和智慧助力。
没有面对面,相隔千里外,专家们的发言也是热情踊跃,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湘潭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准认为,昭山应该更好地提炼自己的主题文化,塑造产业发展之魂,树起龙头企业的引领旗帜;湘潭楹联学会会长张绪军建言打造名联大观园,同时发挥昭山良好的生态优势,引进中医文化,实现文化产业和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助理院长杨光谱有独特见解。他认为,这次疫情对文旅产业既是危机,更是机会,可以借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昭山文化产业园,应该进一步凸显“国家队”的品牌效应,重点考虑“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的发展模式;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会长汤钰林认为,昭山在这个特殊时期,要做到招商快人一步,政策优人一筹,服务超人一等,打造一批文化体验消费的项目,建设网红打卡地;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罗洪程建议昭山借力新媒体经济,玩转IP,赋能营销,构建“场景+内容+互动”的沉浸式体验体系,形成多个文化产业链条;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吴象枢建议,将昭山文化作为全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的重要内容,将创意成果转化为文旅产品;永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文创学院院长李鼎荣献策,成立昭山国际文创书院,将古代书院教育与现代文创相结合,打造文创教育高地;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罗豪畅建议昭山做好书画艺术、文创设计方面的文章,充分挖掘湖湘文化的资源。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专家周黎民、尹奇军、方欣文等相继作了发言。
湘潭昭山示范区党工委委员、总工程师李白杨,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青等全程参与了这次网上研讨会。李白杨表示,湖湘文化产业研究院是昭山文化产业园的智慧宝库,专家们的建言献策,让我们受益匪浅。期待专家学者为昭山文化产业发展继续提供学术支持、资源支持、人才支持,驻园区企业也要多向专家学者请教,将专家们的学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竞争力,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来源:区组织人社局
编辑: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