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检人”的故事

来源:绿心昭山 作者:方芳 编辑:张子星 2016-09-14 17:38:47
—分享—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市纪委跟班学习已经两个月,可就是这两个月里,让我对纪检监察工作有了和以往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

  长期以来,纪检监察机关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很多人眼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作为工作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也往往被人们打上“不近人情”的标签。他们给人的感觉往往就是严肃认真、不讲情面。曾经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在接触了这项工作和这些干部后,发现他们和一般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一样喜怒哀乐,一样油盐酱醋,一样抱怨工资太低,一样为家庭的琐事烦心。而且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纪检干部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既要办案,又要排除阻力,有时还不得不做“真正孤独寂寞的人”。

  我所在科室的纪检干部只有5人,可是却要履行300多名市管干部、5000多个党员的监督任务,工作的压力和强度可想而知。来到新岗位的第一天,分管领导知道我接触纪检监察工作不久,特意安排科室主任送给我一些专业书籍和资料,让我先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主任一下子搬来了《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等法规、条例,还耐心地给我讲授信访、审查、案件等各种专业知识,我第一次感到了对纪检监察工作从没有过的不自信、惆怅、茫然和巨大的压力!“记住,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是主任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想,这应是纪检干部常有的一种心态,一种领悟,更是一种珍贵吧!正是因为经常有这样一些领导、同事的谆谆教诲,才能打造出这样一支作风优良的纪检干部队伍!

  主任50多岁,当过兵,带过兵,读过军校,是部队转业干部,军营生涯为他奠定了珍贵的战友情谊。这些年来,战友们也偶尔组织重温下战友情谊,再话当年,举办一些小型聚会。这不,早两天,部队首长作为筹办人和发起人,决定将聚会放在湘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外加家属大概有100来人,主任先后接到了不少战友的邀请,要他发动湘潭方面的人员参加。在电话里,面对战友们的盛情邀请,声声问候,可以听出,他又何尝不想马上与战友们见面畅谈军旅生活、畅叙人生、互致一声祝福,哪怕只是互相闲聊一下、互相倾诉一下也好,也是一种安慰、一种寄托。“只来见个面吧,不吃饭、不喝酒、不互赠礼品”主任没有多想,和每一个来电者这样解释道。我很不理解这种做法,主任解释道,“小周啊,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谨言、慎行,善于做一个孤独的人,更要做孤独人群中的孤独者。我们纪检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需要正常的社会交往,但要有原则、有规矩,把握好度,分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给自己划一个圈,牢牢守住底线。”“噢,我明白了”。实际上我还是不太理解,事后赶紧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新《条例》第68条有明文规定,在正常范围内的老乡、校友、战友聚会并不违反党的纪律,三五个朋友、校友、老乡聚一聚,很正常。但不得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校友、战友之间的各种联谊会之类的组织,不得担任这类组织、联谊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不得在这类联谊会中担任相应职务;也不得借机编织“关系网”,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更不得有“结盟”“金兰结义”等行为。“主任这个圈划得真的太清晰了”,我不禁喃喃自语道。

  看着主任对自己的要求这么严格,我很感动,也很受启发,让我更加明白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纪检人在这条光荣的道路上无畏地前行。这是一种信仰,是纪检监察精神的感召,是出于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所接触的纪检监察工作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惊心动魄,只是做着平凡的事,但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纪检人,要从自身做起,甘于奉献、甘于吃苦、甘于淡泊名利、甘于做孤独的人。

来源:绿心昭山

作者:方芳

编辑:张子星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塘经开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