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墨淋漓 清新隽逸——汤清海先生《昭山烟波图》观后感

作者:姜跃进 邹少球 编辑:张子星 2018-01-02 10:37:47
—分享—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沿着千年古蹬道,我与湖南馨屿画院邹少球院长一起健步登上了昭山。昭山,这座让太多伟人、名人留下历史足迹的秀美名山,曾无数次吸引了我的目光,让我深深关注起这里的亮丽山水,风土人情。今天,我来这里,却是为了亲身感受一次汤清海先生的《昭山烟波图》所描绘的灵空意境。

  汤清海先生,是我国美术界一位著名的瓷艺书画大师,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他195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师从著名的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黎雄才、关山月等大画家,深得黎大师喜爱,后留校任教,为支援湖南建设,汤先生从广州调到湖南省陶瓷研究所,1985年任齐白石纪念馆首任馆长,在人物、山水、艺术陶瓷、书法等方面卓有建树,他继承了岭南画派画风特点,传统功力尤为深厚、笔墨精到,在艺术创作中注重真情实感的倾注和对时代精神的追求。作品气势宏伟、水墨淋漓、清新隽逸。山水布局奇险、气韵灵动、大气雄浑、书法擅楷、行、草、隶、寓书于画、格调高华。汤老先生这幅《昭山烟波图》正是岭南画派山水创作的典型代表作品。

  昭山,这座雄峙湘江岸边的名山,留下了太多的历史印痕,毛泽东曾携友登山夜宿古寺与同学们畅谈“改造中国与世界”。彭德怀元帅曾夜渡湘江,如今“将军渡”遗迹尚存。北宋四大抗金名将之一,与岳飞齐名的太尉刘锜曾筑室居此。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我国妇女运动先驱、“鉴湖女侠”秋瑾曾多次来昭山郊游,在这里留下她青春的足迹。文人骚客也不逊色,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曾经题书“山市晴岚”,让昭山成为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享誉天下。这座灵气名山,自然也会吸引到湘潭工作的汤先生的关注与热爱,他多次来昭山采风写生,对昭山的一切,他倾情仰慕,于是,当一个契机降临,他的热情和才气便喷薄而出,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这幅叹为观止的《昭山烟波图》。

  这幅《昭山烟波图》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汤先生专攻山水画的创作精神状态与绘画水平均处于巅峰时期,对于热爱大自然的汤先生来说,昭山自然是他创作的首选之地。他以“生活就是美”为宗旨倾注大量的心血与热情,创作了这幅佳作。画面构图严谨、气势磅礴、恢宏博大,即使是我这个多次实地踏访过昭山的人都会为汤先生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昭山博大之美所深深震撼。这是一幅昭山的正面全景图,画的前景是几棵点缀的青松,中景是气势雄伟的昭山全貌。远景则是流淌的江水渔船。隐约可见林立的厂房,繁忙的厂区。画面构图大而不虚,体现了汤老先生对岭南画派写实山水画法的传承。这幅画的远景汤老先生以写意的手法,表现了他心目中对未来的城市经济开发区的愿景。然而,今天当我们登上昭山笔架峰,放眼望去,越过宽阔的江面,我们所看到的九华经济开发区,不正是这样一幅热气腾腾的场景吗?由此可见汤老先生早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当时他所画的昭山不仅是眼前所见的昭山,还是心中理想的昭山,更是想象已成现实的昭山。画面题字隶书《昭山烟波图》端庄秀丽,落款岁次公历一九九O年三月汤清海画于齐白石纪念馆,行书错落有致,并钤印三方,体现汤老对白石老人的敬意。在此幅画中,我们看到,汤先生运笔用墨干而不枯,润而有力,虚如肌肤,实则铜墙铁壁,画面上那纵横捭阖和肆意驰骋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一个山水画大师的大家风范与高超技艺。在画中,汤先生用他独创的“木裂纹”皴法来表现山石,以焦笔润墨来表现松树,创造出了一种“铜山铁松”的山水意境,构建了一种苍健雄劲的山水画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先生赞扬汤老先生山水画“浑厚华润、气韵山河”。

  这幅画的经历奇特。画是应湘潭市委有关部门之请,为祝贺原市委新办公楼建成而作,后悬挂于市委办公大楼。此幅作品当时悬挂陈列时因未装玻璃保护,画作能接触到空气中尘埃、水份,纸质有些发黄、变色。而这样倒使其作品增添了几分沧桑感。目前,这幅画珍藏于《湖南馨屿画院名家字画馆》。汤清海先生曾为《馨屿画院》题写院名并为其字画馆《邹尚霖作品集》题签留念。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造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汤清海先生创作的《昭山烟波图》正体现了“昔日昭山是我师,今日我是昭山友”之境界,其意义深远,故收藏此幅佳作价值无量。

  昭山以其灵秀之气,蕴育着一代又一代湘中英杰,以其俊美之姿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为他们提供赏心悦目的游憩场所,向他们娓娓叙述那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

  昭山是这样清幽而又热烈,古老而又年轻。(作者:姜跃进 邹少球)

作者:姜跃进 邹少球

编辑:张子星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塘经开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