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玉婷)“负氧离子浓:1290个/立方米;环境等级:郊野级;健康等级:优良;气温:0.4℃;相对湿度94.0%。”这是1月30日上午10点33分,我们在昭山风景区实时环境监测电子显示屏上看到的主要气象指标内容。
去年11月,昭山风景区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站建成,可以实时监测风景区的气温、降水、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以及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监测数据通过GPRS无线传输至湘潭市气象局数据库,同时通过气象环境信息屏显示出来。
“显示屏上公布的数据只能代表监测点,而不能代表整个湘潭地区的情况。”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说,昭山风景区作为湘潭的“绿心”地带,1月30日,检测到的大气负氧离子浓度都在每立方厘米1000个以上,达到了二级标准,属于公园环境级别,表示空气很新鲜,对人体健康有利。
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建立不仅使得市气象台对气象资料的采集多了一个采集点,而且也方便游人及时了解景区的气象情况。
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市内共有100多个自动观测点,两个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站,一个设在昭山风景区,另一个是设在韶山的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建立对旅游气象服务、景区生态保护及气象科研等工作起到推进作用,今后,湘潭气象部门会继续在其他地区加密设点。”这位负责人说。
来源:湘潭晚报
作者:刘姝婧
编辑:张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