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韶山清溪镇创建“两型”示范城镇(组图)

来源:红网 作者:刘静岚 李尔 编辑:张子星 2013-12-19 10:55:05
—分享—

(清溪美景。周沛/摄)

(清溪镇举办两型产品发放仪式。)

  “一粒纽扣电池,就能污染1平方米的土地。”一句通俗的话语,深深触动韶山清溪镇党委书记何浪的心,于是,高处着眼,实处着力,小处着手,倡导两型生活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家园——清溪镇党委、政府勾画出创建“两型”示范城镇的清溪思路。

  105个统一制作的废旧电池回收箱由韶山江冶机电赞助,固定在各小区主入口醒目位置,与之配套的宣传牌上,写明《废旧物品回收、节能产品推广奖励激励机制》,告知市民废旧电池、灯管、手机充电器、旧书本、旧玩具、旧衣服等可以到社区指定地点,换取价值不等的菜篮子等两型产品;购买节能灯管、节水龙头、厨余垃圾处理器等,政府补贴50%。红、黄、绿三个垃圾箱并排摆放,“有毒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三项分别注明了所属的物品种类。“变废为宝制作大赛”展览室里琳琅满目,“我为小区捐绿植”展台前,装修剩下的粗水管一经改造,成了窗台养花草的花槽;居民沈阿姨告诉我们,两型创建改变了她的生活,就拿节约用水来说,她家的淘米水用来洗菜、漂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板已经成了习惯……“两型”创新意识渗透到家庭之中,生活被点缀得趣味盎然。如今在韶山清溪镇,走进幼儿园、学校、社区、小区、机关、街道、企业,都会被浓郁的“两型”氛围深深感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大概念,已经具化为“看得见、用得上、摸得着”的小细节。

  创建过程中,清溪镇的宣传工作别开生面、丰富多彩。大会层层动员,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两型创建,“一个支部负责一栋楼”入户指导每家每户“一家老小创两型”;制定“两型奖励激励机制”,编创“两型生活三字经”,一并印制到宣传折页中,发放到每家每户;在镇域内大街小巷、小区院落设置了400多块两型创建宣传标语牌、两型机制宣传牌、两型提示牌;在示范小区日月新村制作10块“蓝猫讲两型”卡通系列宣传栏,在天鹅小区制作46块“两型小常识”动画系列宣传牌;制作“生活习惯和两型创建”系列展板,轮流在各大广场和每个居民小区巡回宣传展出;编排《两型韶山就是好》快板舞,在全镇8支广场舞队伍中普及,每天跳唱;举办为期5天的“两型生活进社区,携手共建文明城”的社区文化艺术节活动,其中,“家家户户一起来,两型生活创未来”两型产品发放仪式暨两型知识抢答赛反响热烈,居民纷纷把家里闲置的玩具、衣物送到社区,换取肥皂、卫生纸等生活用品,社区则清理分类后定点送到本市或外市贫困户家中。12月14日,火车站社区挑选了4000多件衣服打包通过隆回团县委送往了该县的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两型爱心的传递活动更激发了居民参与两型创建的热情。幼儿园和学校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一起创两型”活动,由孩子带动1500个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回收等活动。

  处理垃圾方面,该镇也建立了垃圾分类四步走的机制:居民在家里分,保洁员在小区分,废品回收员在社区分,环卫工人终极分。社区以奖励方式引导前三个环节。

  完善的机制是“两型”创建工作的保障。垃圾分类四步走机制、废旧物品回收机制、两型产品推广机制、全社会参与机制、考核奖惩机制,一系列机制行之有效,便于操作,广大市民从中看到成效,尝到甜头,创建工作也更有劲头了。

  “两型”创建工作提高了清溪人的生活品质。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改造城区雨污合流管道14公里,实现了雨污分流,昔日暴雨天必然被淹的路段不再积水;全省首家花园式、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更加别致,地表完全是个休闲广场,草皮覆盖,绿意盎然;韶河两岸护坡全部绿化;城区大范围补植苗木;城区道路1006盏高压钠灯全部改造为LED灯;太阳能进入千家万户;韶山行政中心、韶山高新区标准化厂房实施了4500平方米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新建大楼推广使用建筑节能材料、地热空调。

  清溪镇“两型”创建工作“软硬”兼施、齐头并进,如今,森林覆盖率48.9%,绿化覆盖率62%,人均城市绿化面积达12.3平方米,空气质量达标率92.68%,大气负氧离子含量居全省小城镇第一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100%,燃气普及率100%,太阳能普及率95%;男女老少都会注重节约、环保的小细节,都能道出“两型”建设的种种好处。

  “两型”创建工作提升了韶山的对外形象。清溪镇2011年、2012年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两型”示范创建单位;今年被评为首批“全国美丽宜居小镇”。让两型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是清溪镇的努力方向,必将为韶山市创建湖南省“两型”示范综合片区增光添彩。(刘静岚 李尔)

[编辑:王乐丰]

来源:红网

作者:刘静岚 李尔

编辑:张子星

本文链接:https://www.ytjkq.com/content/243/2013/1219/663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岳塘经开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