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早上6点多,88岁的沈才都会拉着孙子沈小平来到长沙浦沅一个地下通道口子处。眼睛看不见的沈小平从破布包里熟练地摸出一只碗放在地上,开始一天的乞讨生活。
通常,沈小平一站就是一整天,中午从不舍得花钱买饭吃。两个多月前的一个中午,有人给他送来了热饭热菜。从那以后,只要沈小平出现在浦沅,这个人每个中午都会将饭菜端下来,亲手喂给他吃。
送饭的人叫郭颖,是附近一家饭店的洗碗工。她说,也许有一天她也会老得眼睛看不见,那个时候也希望有人能帮她一把,“不管我认不认识的”。
见他总是把勺子拿反,干脆亲手喂他
乞讨是爷孙俩唯一的经济来源。两人一周七天有三个固定的地方,周末就在浦沅。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讨到四五十块,运气不好就只有十多块。
郭颖第一次见到沈小平是今年1月份的一天,“当时特别冷”。她当时就决定把自己的员工餐分给他吃。
郭颖还记得,第一次给沈小平送饭时,沈小平接过去说自己能吃。但是她见他总是将勺子拿反了,不能将饭弄到嘴巴里,所以郭颖就亲手喂他吃了,“他跟我说他一生下来就看不见,我觉得好可怜的。”
就这样,只要每个周末沈小平来浦沅乞讨,郭颖中午就会将自己的员工餐端下来送给沈小平吃。“我有时候是在家里吃过饭来上班的,所以也不饿。如果饿了,饭店里有很多剩菜剩饭,我截下来也可以吃的。”
久而久之,附近的人也都熟悉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穿着围裙的大姐在路边给一个乞讨的盲人小伙子喂饭吃。
父亲去世母亲离家,靠爷爷拉扯大
4月1日下午5点,沈小平的爷爷沈才一个人在家,因为这两天支气管病又犯了。他没力气去接孙子,只好拜托同租住的老乡去这天沈小平乞讨的地方将沈小平接回来。
沈才今年88岁了,身体不好,爷孙两人几乎都没有劳动能力,沈小平常年四季的乞讨成了唯一的经济来源。
沈才说,沈小平的父亲曾经在煤场做事,10多年前在矿井挖煤时遭遇事故去世,母亲拿着赔偿款走了。这个家就只剩下了一老一小,“他(沈小平)是我养大的,他爸爸走时他才4岁多。不乞讨,吃什么?”
爷孙俩2001年时来到长沙。每天早上,沈才就用开水把饭烫热,吃完了饭他就会送沈小平去乞讨。
说起那位给孙子送饭的“穿围裙的大姐”,沈才显得有些激动。为了节约钱,爷孙俩一天才吃两顿饭,“小平管她叫姐姐。他回来就跟我说,在浦沅时有个姐姐常常中午给他送饭吃。”
沈才蹲在门槛边,说不上几句话就咳嗽几声,“我打心里感谢她,很多人都瞧不上我们一眼,但她确实是个有善心的好人,很感谢她。”
助人者:如果自己看不见,希望有人也能帮她
4月1日,谈到帮助这对爷孙的初衷,郭颖说,她喜欢把自己和别人交换位置来思考问题,“我很害怕自己看不见是什么样子,到时候怎么吃饭,怎么洗澡,怎么洗衣服”,“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许有一天我也会老得眼睛看不见,那个时候我也想有人来给我喂饭,来帮助我,不管认不认识。”
郭颖说,她给沈小平喂饭的时候,也偶尔会有路人围着看,“有人会问我认不认识他,我说不认识,然后他们看两眼就走了。”
“我觉得大家用正常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情就可以了。”郭颖说,“其实我不希望别人知道,因为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效果是不一样的。我只是在做一件很平常的事。”
“如果没人反对,我会一直把员工餐让给他吃。”郭颖说。(潇湘晨报 记者刘双 实习生马娟 )
[编辑:王乐丰]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编辑:张子星
本文为岳塘经开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